校内各单位:
鉴于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北京市出现本土病例,我省输入型病例时有发生。为确保校园一方净土、确保师生健康安全。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持和完善师生返校健康申报排查制度。精准精确精细做好疫情重点地区入(返)川师生的健康监测排查和追踪管理工作。严格开展“晨午晚检”,加强因病缺勤登记追踪管理。继续坚持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师生要提高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校门值守、保洁、食堂员工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加强个人信息数据安全防护,避免相关信息泄露,为疫情防控收集的相关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二、坚持并加强与卫健等部门的联防联控。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落实“属地、部门、学校、家庭”四方责任,继续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师生自律责任、家长监护责任。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禁止返岗返校,来自中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一律严格实行14天隔离医学观察。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按相关规定实行全员核酸检测,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前一律不得返岗返校。对能够提供返岗返校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隔离当日可不再检测,隔离期满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同时纳入社区防控网络体系管理。
三、坚持并强化学校突发疫情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预判、预警、预防、预演”机制,及时查缺补漏。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时更新调整应急处置预案,畅通应急处置绿色通道,开展必要的演练,确保突发情况下应对得当、处置果断。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以及核酸检测为阳性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处置;对已排除新冠肺炎的发热病人要及时指引到医疗机构规范诊治。
四、坚持并加大校园进出管理力度。按照“五个一律”的要求(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继续对校园实施相对封闭的管理。鉴于目前严峻的防控形势,经学校防控办研究决定,从即日起执行以下七条工作措施:一是网信中心对全部家属卡和临时卡进行清理,对不符合规定的卡,责令二级单位收缴,并由网信中心统一销毁;二是严格教工小区南门、东一门、东三门的出入管理,除教工卡、家属卡、临时卡(因工作需要)以外,暂不允许租住卡(社区办理)进入校园,所有租住户只能从教工小西门出入教工小区;三是严格落实门岗查证制度,做到一人一证、严格比对、逐一核验;四是严格落实在校学生出入校园请销假制度,所有出校学生必须出具学工部门签字确认的“请假条”方可出校。同时,不允许未通过审核的学生进入校园;五是相关单位因工作原因需要已毕业学生进校的,按照社会人员复工复产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六是因工作需要进入学校的外单位人员(教工和家属除外),由相关单位向校医院报详细情况,在校医院提出防疫要求后,再报保卫处备案,坚持“谁需要,谁管理,谁负责”原则;七是严格一卡通的使用管理,所有教工卡、家属卡和临时卡仅限本人使用,转借他人使用的,由门卫予以收缴,由此产生的后果由本人自行承担。
五、坚持并落实学校公共卫生管理规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校园环境整治。在课堂教学、户外活动、用餐午休等重点环节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严格聚集性活动管控,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密切接触人员可追溯。加强教室、宿舍、食堂、教学楼、体育场馆和图书室等重点场所区域的规范消毒和通风换气。提高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消除卫生死角。加强校园食品和饮用水规范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制度,不采购、贮存、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保证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禁止购买和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原料;督促学校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销售供应和清洗消毒。
六、坚持并推进夏季食源性疾病和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在做好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的同时,要重点关注肺结核、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登革热等疫情,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密切合作,做到关口前移。通过宣传防疫知识全面提升师生的防控认识,形成防控共识,引导师生养成合理膳食、适度锻炼、保证睡眠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七、坚持并加大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力度,对学生心理问题做到早干预、早疏导。
西南石油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