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

您的位置:首页»校园»正文

【讲 · 赛 · 践】地科院依托“实训实践实习”三大载体 提升学生“讲”的能力
来源:学生工作部   作者:王哲 何宣等  编辑:向发全  审核:张勇 陈俐宏 终审:新闻中心    日期:2024-09-28  访问: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结合学院特色、学科特点、学生特征,以培养学生“敢讲、会讲、善讲”的能力为工作抓手,依托“实训、实践、实习”三大载体,提升学生“讲”的能力。

实训提升,搭建“敢讲”平台

在团支部、学生社区、实习基地开展16期“地科榜样说”、5期“拾光成长记”、7期“学习思想荟”以及6期“辅导员午餐会”,提升学生们的表达与沟通能力。举办“你的大学,我们陪你绽放”三全育人成果报告会,让学生分享成长经历,讲出成长感悟。

学生在三全育人成果报告会上“讲”成长感悟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023级博士生郑超在分享后说到:“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上台演讲、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不仅提高了个人的表达能力,更让自己树立了‘敢讲’的意识。”

实践探索,培养“会讲”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两大途径,组织本、硕、博学生建立57支实践团队,赴全国各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宣讲活动。其中,“拾光宣讲团”走进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讲出中国故事, “掷地有声”科普团队前往隆昌市、金堂县等地为青少年讲科学家精神,让学生“会讲”。

学生在实践课堂中“讲”科学家精神

参加科普宣讲活动的资源勘查工程2023级本科生廖航表示:“科普宣讲让我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提升语言表达、组织策划、协调沟通等能力。我原来不敢讲、不会讲,现在变得敢讲、善讲了。”

实习锻炼,锤炼“善讲”本领

基于专业实习活动锤炼学生“善讲”本领,组织学生前往重庆、德阳、峨眉山进行专业实习的同时,开展“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讲思政课”“拾光分享会”等品牌活动。学院师生自导自演拍摄《密码》《火红年华》等“大学生讲思政课”微电影作品,导师与辅导员协同组织多期“拾光分享会”,实习师生相聚一堂,分享交流,讲出自我。

学生分享“讲”的经验

“看到大家在‘拾光分享会’上自信地讲述自己经历时,每个人都是‘闪闪发光’的,学院举办这类分享会让我们充分锻炼了善讲本领,对我们工作和深造都受益良多。”地质学2023级本科生杨超在讲述实习感悟后说到。

地科院坚持全力保障、全员参与、全程推进、全域覆盖的理念,把提升学生“讲”的能力纳为工作重点,构建点线面三维联动机制,按照“学院点上重点打造,年级线上整合资源,班级面上全员参与”思路,鼓励学生站在舞台正中央,营造“人人敢讲、人人会讲、人人善讲”的良好氛围,助力学生“讲”出自我,“赛”出风采。

(王哲 何宣 上官晴天 祝静思)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