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向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井科研团队发来喜报:位于广元市剑阁县境内的重点探井-剑阁1井,Φ282.58mm大尺寸尾管固井质量评价结果:全井段合格率98%,优质率54.8%,并且为该井后续的完井、试气、投产等工程作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
为推进我国油气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2020年西南油气田产气300亿立方米的目标,勘探开发是增储上产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四川苍溪九龙山、广元剑阁境内获得重大勘探突破,表明剑阁域内天然气储量达千亿方以上。为此,除九龙山、双鱼石构造陆续投入开发外,中国石油集团及四川省委、省政府为奠定川西北地区长期高效稳产的资源基础,又在剑阁老县城普安镇附近部署了重点探井剑阁1井。该井由川西钻探公司川庆70504队承钻,为了保证安全钻井与后期高效开采,该井使用了有机盐聚磺钻井液与大尺寸尾管,但该钻井液与固井水泥浆流体的化学相容性实验结果不能满足固井设计要求,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将难以保证井深5020m的剑阁1井Φ282.58mm尾管固井安全注水泥作业正常进行。
5月15日晚,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向我校发出紧急求援信息,特邀我校郭小阳教授团队赴剑阁1井现场,对有机盐聚磺钻井液与固井水泥浆严重不相容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闻讯后,郭小阳团队立即派出以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先进固井材料中心”主任程小伟教授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张兴国副教授带领攻关小组,携带10余吨固井隔离液原材料到达现场。由于受疫情影响,攻关小组采用了校内外多平台、远程会商等方式,快速开展技术攻关。
在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川庆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川西钻探、西南油气田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多方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下,攻关小组深入分析研究了施工工艺、地质影响及钻井液接触污染特征等因素,依托我校《一种固井用高效抗污染隔离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可固化堵漏隔离液及其制备方法》两项专利,配合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出高效抗污染隔离液。经过七昼夜奋战,有效解决了钻井液与水泥浆不兼容问题,圆满完成了此次安全注水泥作业。
此次固井作业,是我校国重室固井团队为川中安岳莫高大气田、剑阁双鱼石构造等双探1井顺利投产提供固井质量保证后获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为川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梅开元)

我校固井团队专家在施工现场
链接:《一种可固化堵漏隔离液及其制备方法》(ZL2010102105226)和《一种固井用高效抗污染隔离液及其制备方法》(ZL2011103329)两项专利首次在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交:/2016revision/public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254&wbnewsid=46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