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金融改革和教育改革是热点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我国的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金融危机发生后,就业难、毕业生热衷“回炉”接受再教育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也逐渐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加入WTO,将使我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在为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大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这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势必带来对金融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等数量、梯次、规格和素质上的新要求。不少高校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金融界人才而积极寻求出路。
为了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促进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上,从企业提出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不少知名高校开辟了一条与国外知名大学商学院合作的道路。如清华、复旦、交大等知名高校都与国外顶尖大学合作MBA课程。其中清华大学四大研究院之一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上海教学中心的清华-班戈金融MBA课程,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班戈大学合作,引进班戈商学院课程体系,依托清华资源,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培养优质人才,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着力培养学员实战性而备受称赞。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上海教学中心张老师介绍说,统考MBA适合那些毕业时间不长、应试能力较强的年轻人,而对于许多在职多年、担任企业中高层的管理者并不适用,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考。他们选择再教育大多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遇到瓶颈想提升自己或者为了结识优质的人脉,他们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MBA课程。
那么到底怎样的课程才能适应MBA学员的需求呢?概括来说,就是既要有名师的优质课程提供的经典理论知识又要有企业实践,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清华班戈金融MBA整合清华、复旦、交大、北师大的优质师资,更加注重学员的实战能力,在授课过程中侧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组织学员深入知名企业进行参观调研,直面企业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同时还为所有在职和毕业学员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2013年升级为“产学研资”一体化高端服务平台,为学员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正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大卫·斯科腾所说 “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大学更好地融入社会,对于全球的大学更大胆地采取改革措施,审视目前的规划和发展模式,是个难得的机遇。”金融危机的出现让商学院看到了自身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市场是检验商学院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商学院作为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特别是像清华班戈金融MBA这样优秀的MBA人才培养的摇篮,在金融危机之后不断寻求教育改革,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的MBA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实用型金融人才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因此,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为新时期社会快速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这不仅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商学院继续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