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传达上级关工委会议精神,部署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校党委书记孙一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场景
会上,离退休党委书记刘绍新传达了全国、四川省、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会议精神,介绍了我校历年来关工委工作的开展情况。
孙一平对全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了如下部署:
第一,各学院要在本学期内尽快组建起本院关工委,机关各部门要主动与各学院对接,融入学院关工委。各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纳入明年工作计划。
第二,离退休处要发挥好规划、协调作用,教务处、学工部、校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配合各学院关工委,共同探索出新时期适应我校校情、行之有效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形式和载体。
第三,要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作用。我校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对党的教育事业忠诚,热心于关心下一代工作,许多人在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拥有专长。发挥老同志作用,既能让老同志老有所为,又能帮助青年师生健康成长,关工委要做好这两者的桥梁和纽带。
第四,关工委日常活动要注重实效,既要尊重老同志意愿,又要契合青年师生需求,活动开展重在品质、不在数量。
第五,关工委要逐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把好的措施和经验固定下来、传承下去。
第六,时代在进步,青年师生的思想状况、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关工委工作也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
孙一平表示,关工委工作也要进行考核,从明年起,每年的重阳节,各学院关工委要向校关工委述职。

党委书记孙一平部署工作
原校长、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杜志敏讲了话,表示要发扬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光荣传统,带领老同志群策群力,为学校发展和青年师生成长再作贡献、再立新功。

原校长、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杜志敏讲话
副校长王玲在讲话中谈到,目前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库专家数量不足,影响到教师教学评价等工作的开展,希望关工委从中协调,补充一批离退休教职工,充实到专家库中。
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是在同级党组织领导下,离退休、在职同志共同参加,以关心青年师生为宗旨的工作机构。关工委以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提出工作任务;以老同志为主体,开展工作。
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优良传统。校关工委成立于1993年,二十多年来在教学督导、学生品德培育、心理辅导和奖助学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校老领导、离休干部李士伦教授关爱学生和青年教师成长,并联合校友于2004年设立“师爱奖学金”,至今累计发放爱心款项45万余元,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退休干部李荣韩因长期从事德育督导工作、关爱留守儿童,事迹突出,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杨芝先长期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我校关工委也于2005、2009、2014年三次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原关工委秘书长蒲荣如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学校新一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孙一平任主任,原校长杜志敏任常务副主任,校党委副书记赵正文、副校长王玲、校长助理张光君、退休教授孙良田任副主任,有关部门、学院、校医院负责人任委员,离退休党委书记刘绍新兼任秘书长。校关工委秘书处、办公室设在离退休处。校院两级关工委均以在校学生和青年教师为主要工作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