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潘建屯:《共产党宣言》(三)

    发布日期:2017-10-21 作者:贾云强,赵宇    编辑:张培高    审核:    点击:[]

    潘建屯:《共产党宣言》(三)

    2017108 19:30  

    日期:2017-10-8

    地点:思学楼D507

    时间:19:30——21:30

    领读:潘建屯

    主题:《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第二章内容,第26-51

    本次读书会由潘建屯老师领读《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第二章相关内容。文本以《共产党宣言》单行本为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为辅。在读书会上,潘老师详尽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一步步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阐释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并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结论,同时结合世情和国情指出了《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在对第一部分“资产者与无产者”的领读中,潘老师首先区分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两个概念,并结合当今中国的现状做了阐述;其次他从美洲发现谈起,追溯了大工业形成的史实,得出了“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这一结论;潘老师还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与如今的经济全球化结合在一起做了详尽的解释;最后他针对“民族灭亡”、“两极分化”、“生产相对过剩”这些问题,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给出了解释。

    在对第二部分“无产者与共产党人”的领读中,潘老师首先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对“共产党人”作了分析,并结合当下党史党建的形势与任务,强调了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其次重点解释了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资本的内涵;最后批评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公妻制问题,并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内涵

    其他老师和研究生也分别针对《共产党宣言》的某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某些热点问题上展开了激烈讨论,整个读书会在热烈和理性的争论中结束。

    参会老师:潘建屯、崔发展、高国良、张健丰、赵聃、刘星、郑超

    参会学生:赵川林、喻金龙、曾凯、邓雨珠、李飞、冯雪、陈骅炜、禹江河、赵薇、赵超平、赵小芳、袁泉、胡琪茂、赵宇、贾云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