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强宣讲队伍,提升宣讲成效,构建大宣讲格局,同时为下一步思源宣讲团深入学生、深入社区宣讲提供指导和遵循,6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源宣讲团邀请指导老师黄笛、谢震和赵聃在思学楼D507开展第二次集中培训,思源宣讲团全体成员到会参加。
宣讲团成员正在说课
宣讲团指导老师黄笛针对宣讲团成员的仪容仪表、宣讲主题和宣讲技巧等进行了全方位指导。他强调宣讲团的目的是要宣传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宣讲对象调整宣讲内容和形式,要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践来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逐渐达到宣讲所追求的“严肃性与活泼性相结合”“严谨性与生动性相结合”“权威性与服务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宣讲团指导老师谢震指出,宣讲团成员要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宣讲前要确定关键词为最新的表述;在宣讲过程中要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其中;在案例选择中,要多讲正面人物、善用反面案例,讲诉要注重细节、贴合思想,最后要总结案例,引发启示。
宣讲团指导老师赵聃对宣讲整体框架结构作出了针对性指导。他指出,首先宣讲的导入部分对宣讲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可以从人民日报、求是网等官方媒体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解读做导入;其次,宣讲要按照逻辑结构推进,以前一个部分的总结推进下一个部分的开头,并且要着重讲解重难点,对不可删减的次要部分做简要解读;最后,他强调宣讲的重点是“讲”,宣讲团成员切忌“读”,要强化语言技巧练习,更要增强人文素养,并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准确应用情感传达原则,进而提升个人表述的情感传递能力。
培训现场
下一步,思源宣讲团将扎实开展学习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升华爱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