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7月24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联合助学励志协会曙光支教队开展思政三下乡活动,实践队前往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苏坝镇前进村四湾爱颖小学,深入乡村开展支教活动,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7月7日,助学励志协会曙光支教队在前进村四湾组爱颖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特色课程——国防安全普法课。

上篇:国家安全深入人心,全民参与牢记使命
7月7日下午,授课队员李新炜通过生动的、系统性的课堂教学和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向1~6年级的学生讲授了有关国家安全、军事防卫、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向学生介绍了中国疆土领域、国家主权等国家安全知识、如何保护国家机密等军事防卫知识以及公民责任等方面的知识,阐释了航空母舰、导弹等军事武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他们认识到自身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和责任。学生们了解到国家的安全保卫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为了国家安全,每位中国公民都需要养成自觉关注国家安全问题的习惯。这堂国防安全普法特色课程,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们传达了“努力学习,长大报国”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观念,“立志报国”的种子自此深深扎根在了这次支教的的学生们心里。

图为志愿者正在宣讲国防安全的相关知识
中篇:国家安全在我身边,爱国之情在我心间
本次课程的亮点之一是与学生的互动环节。队员李新炜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们呈半圆状围坐,然后选取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国防安全案例,简要讲述了整个疫情发生过程,并抛出问题“面对疫情,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探讨新冠疫情事件的原因、处理方法和对策,从而举一反三学会如何应对国防安全挑战,并能够正确应对国防突发事件,在保护国家机密的同时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经过三分钟的思考,学生们积极发言,多角度探讨并阐释了作为个人在面对突发国防安全事件能采取的措施,比如,听从国家指挥,管好自己,不给国家添麻烦;责任临头,挺身而出;不信谣,不传谣,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等。在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提出“在和平年代,为了建设中国,我们能做些什么?”“和平年代是否有必要大力抓国防建设?”等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中大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第一个问题中,低年级的同学说“长大当兵,保卫国家”,第二个问题中,高年级的同学说“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国防才有现在的和平,所以必须加强国防建设”。这堂课上,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国家安全和防卫的重要性,激发了自己建设祖国的热情,增强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图为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观看视频案例
下篇:国家安全从我做起,国安教育卓有成效
课后,参与国防安全普法课的学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学生表示:"通过参加这门课程,我更加了解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将来能够为保卫国家的安全做出贡献。"此次支教特色课程国防安全普法课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新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也在全面推动校园国防教育和普法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终篇: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肩负使命立志报国
乡村振兴国防安全普法特色课的推行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国家安全和乡村振兴相辅相成。通过培养乡村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对乡村振兴的自觉参与和贡献,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这样的特色课程将引导乡村青少年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关注乡村的发展需求,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未来,类似的特色课程将继续举办,为青少年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爱国精神的培养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