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德法教研室“白日苔花”实践队赴丹巴开展实践调研宣讲活动

    发布日期:2023-07-28 作者:杨莉 张钰峰 杜如意 刘烨桦    编辑:秦承明    审核:张莉    点击:[]



    2023年7月9日至7月19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组建“白日苔花”思政课暑期实践队,组织学生前往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开展了为期10天“德法共筑安全之桥,科技守卫数字未来”暑期实践活动

    上篇:回望过去,铭记历史热血重聚

    探寻红色足迹,丹巴碉堡之行。沿着崎岖的山路,7月13日上午9时实践队相继前往丹巴甲居红五军团政治部旧址以及藏民独立师师部旧址。那里,是藏区革命历史的瑰宝,一片承载着红军壮举的土地。踏入碉堡,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曾经的岁月。陈设的旧物,如宝藏一般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丹巴,曾是红军长征后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承载着无数先烈的热血与牺牲。我们怀着崇敬之心,凝视着那些革命英雄的照片,仿佛能听到他们激昂的呐喊声,感受到他们前赴后继的决心。

    团结一心,誓言铸就上午10时左右,实践队队员在这片历史的土地上重温了自己当初的入团誓词。面对着革命烈士的遗址,我们郑重而坚定地再次表达了自己身为共青团员的决心。我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和信仰。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知识,助力祖国繁荣富强,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重温入团誓词画面)

    中篇:攻坚克难,乡村旅游助富增收

    “中国最美丽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古碉·藏寨·美人谷”、“东女国故都” --丹巴的旅游形象品牌一张又一张,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丹巴县全域对口帮扶重心从“输血式扶贫攻坚”转移到“造血式产业富民”,探索出一条了“规划带动、项目推动、营销拉动、产业联动、机制驱动”的全域旅游促进富民增收的新路子。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丹巴藏族居民通过销售手工艺品、提供民宿等方式,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生活水平得到了切切实实的提高。7月12日,实践队队员前往甲居藏寨、中路藏寨、美人谷等旅游景区,欣赏丹巴特色风景的同时,切身体验藏族民俗,深入了解丹巴旅游经济发展,共同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丹巴的助富增收之路。


    下篇:
    守护未来,防欺反骗宣传为盾

    7月17日实践队前往丹巴县水子片区寄宿制学校开展反诈骗宣讲活动。向学生解析了电信诈骗、贷款诈骗、赌博诈骗和网络诈骗等常见手段。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会识破骗局;家长重视反诈骗教育,加强与孩子沟通,共同形成诚信防线;学校老师融入反诈骗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下午,我们针对反诈骗宣讲收获进行了采访,宣讲活动的成办让学生们的警惕性提高了,家长们的关注度加深了,老师们的参与度增强了。更重要的是,反诈骗的理念已经在这个遥远的山区小学扎根发芽,将悄然绽放出希望的花朵。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反诈骗宣讲画面)

    终篇: 坚定信念,红色教育继往开来

    在本次思政课暑期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实践队不仅重温了丹巴历史的荣光与苦难,深刻领略了藏族人民的奋斗与进步之路,更是重新点燃了对信仰的坚定之心,激发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红色教育的经历让我们深刻领悟:面对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新长征”,当代青年努力做到知责于心想干事、担责于身能干事、履责于行干成事,走在时代前列,勇挑时代重担这是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是续写荣光、再创辉煌的使命担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