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专题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解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学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确立的依据 1.理论依据 2.实践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形成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1.研究对象 2.研究领域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确立的依据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过程和重要时间节点,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当代价值;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主编)。 专题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 2.灌输理论 3.人的本质理论 4.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 1.传播学相关理论 2.管理学相关理论 3.政治学相关理论 4.心理学相关理论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了解传播学、管理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阅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罗国杰著)、《传播学》([美]韦尔德伯尔等著周黎明等译)、《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政治学》(第二版)(孙关宏胡春雨著)、《心理学》([美]戴维·迈尔斯著,黄希庭译)。 专题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成的外在条件 1.社会治理条件 2.个体成长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成的内在条件 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定性 2.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确定性 3.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完整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外在表征 1.社会价值 2.团体价值 3.个体价值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成的条件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外在表征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了解价值论的相关知识,小组研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取向和内在价值体系;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李德顺著)等书目,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专题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优化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分类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1.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 1.新媒体的特征 2.新媒体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3.新媒体技术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新媒体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以特定的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适当的调研与分析,充分认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特点并提出环境适应的对策;阅读《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大社会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王滨著)。 专题五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透视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要素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涵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 二、人的思想发展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1.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特点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一致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矛盾 2.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3.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求与外在环境的矛盾 教学重点:人的思想发展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形成依据和环节,分析过程要素之间的分野与联系;梳理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类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行分析;阅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韦冬雪著)。 专题六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界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 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内涵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与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化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界定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历史变迁 3.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当代拓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内在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 2.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内在关系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了解主体、客体的概念及主客体关系特征,梳理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对象研究的主要观点并进行分析,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问题研究的前沿问题;阅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苏令银著)。 专题七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辨析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 <!--[if !supportLists]-->1.<!--[endif]-->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 <!--[if !supportLists]-->2.<!--[endif]-->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性与变化性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要素 1.三观教育 2.政治观教育 3.法治观教育 4.道德观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1、时代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植入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要素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梳理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规定,特别要了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国有大中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阅读《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李征著)。 专题八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分类 1.根据理论表述的抽象性分类 2.根据方法应用范围分类 3.根据方法作用对象分类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应用原则 1.对象性原则 2.实效性原则 3.创造性原则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需求 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分类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梳理国内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并进行分析,选择一个特定对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方法;阅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著)。 专题九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下) 一、理论灌输法 1.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灌输的学理依据 3.理论灌输法的继承与创新 二、社会实践法 1.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 2.社会实践法的应用评价 3.社会实践法的时代创新 三、榜样示范法 1.榜样示范法的心理学基础 2.榜样示范法的社会学基础 3.榜样示范法的现实应用 四、人际沟通法 1.人际沟通的客观依据 2.人际沟通的主体条件 3.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社会实践法、人际沟通法 教学难点:理论灌输法 学时安排:6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选择一种方法以同学为对象开展具体方法的应用并相互评价,分析各种方法在应用中的优劣;梳理国内学者在方法研究上的主要观点以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思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术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