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课外阅读《马克思传》,分组讨论学习马克思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
第一部分1840-1895: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奠基时期 第一章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一、马克思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三、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四、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 五、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史观的发展进程 学时安排:5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课外阅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产党宣言》、《自然辩证法》(节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 第二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历史趋势的探索 一、马克思经济学科学探索的历程 二、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及其趋势研究 五、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教学重点、难点:《资本论》逻辑主线 学时安排:3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资本论》第1卷,查阅相关导读书籍。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域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 三、对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五、面向新世纪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反杜林论》、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教学难点: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反杜林论》(节选),自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文化观的创新。
第二部分1895-1917: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开拓时期 第四章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及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一、资本主义时代的变化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 二、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批判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命运的思考 教学重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 教学难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实质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小组集体学习讨论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国际范围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大论争的过程和影响。 第五章 列宁主义的产生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贡献 1.列宁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3.列宁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 4.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教学重点:列宁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教学难点:列宁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列宁《唯物主义和经济批判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
第三部分:1917-1956: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发展时期 第六章斯大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苏联模式 一、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战 二、关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理论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四、斯大林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与失误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熟悉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论证。 第七章 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起源 二、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三、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四、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 教学重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 教学难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 第八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 教学重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教学难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课外阅读《论新阶段》、《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
第四部分:1956-至今:马克思主义曲折发展时期 第九章苏联东欧的改革理论、实践及其剧变 1.苏联的改革及其“新思维”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 3.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与社会主义的严峻挑战 教学重点:苏联东欧的改革理论、实践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看待苏联东欧的改革理论、实践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观看视频资料《苏共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第十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研究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及其趋势的探析 三、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流派与思潮的多样化 四、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的探索与发展 教学重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及其趋势的探析 教学难点: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国际知名学者谈面临全球化挑战的社会主义》,载《国外理论动态》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结语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品格 (二)正确认识与评价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野与互补问题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品格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与评价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野与互补问题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持续关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