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风采】于百江:一名辅导员的爱心教育
发布时间:[2014-03-06] 文章来源:[师德师风] 点击:[]
当得知自己获得了“四川省优秀辅导员”称号那一刻,于百江欣喜之余,也有些忐忑。“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身处基层的一名辅导员,能获得这样的肯定,肩上的责任也更加重了。”
2003年,于百江选择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一路走来,他把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总结为这样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师生心与心的呼应。
爱学生 陪伴学生的成长
于百江在学生时代,担任过学生会主席,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称号。应该说,这样的毕业生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他最终选择了从事辅导员这份工作。究其原因,用于百江的话来说,就是“我热爱学生工作,乐于和学生打交道。”
刚毕业那一年,于百江担任已经是大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辅导员。这个专业是学校当时新开设的专业,很多同学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不知道自己以后毕业了能干什么,也看不到自己的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毕业多年的王安国回忆道,“当时我们陷入集体焦虑,什么活动都不想参加。”
刚上任的时候,学生们消极的状态就给于百江来了一个下马威:三个班级选班长,居然没有一个学生报名。
“很尴尬,也很着急。”尽管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遇到这样棘手的事还是头一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百江决定跟同学们逐个谈心,花了一个月时间,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于百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方向不确定,对自身前途感到迷茫,导致心理焦虑,在诸多方面丧失了兴趣。”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树立专业信息,克服焦虑情绪,于百江和专业课的任课老师一道利用晚上时间,走进学生寝室,和同学们一起聊天。“我们跟学生就是很随意地聊,慢慢地,我就与同学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时谈到兴致之处,于百江干脆就睡在学生寝室。
一个学期下来,在于百江的努力下,班级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观。毕业时,学生们大都有了很好的出路。而今,学生还会不定期的回来看望他,像朋友那样谈谈现在的工作。
爱学生 呵护学生的心灵
于百江的印象中,有件事时隔数年,依然忘不了。
班上有位学生家庭贫困,性格内向,喜欢独处。一天,于百江接到保卫处的电话,称该生攀爬女生宿舍楼,被保卫人员发现并被带到了保卫处。
于百江跑到保卫处,发现这名学生精神异常亢奋,言语极度不符合逻辑。通过交流,他得知这名学生暗恋上了一位女生,一直想与这名女生表白,但女生避而不见。苦闷之下,这名学生在当晚喝了不少酒,才有了攀爬女生所在的宿舍楼的举动……随着与这名学生交流的不断深入,于百江发现其不仅言语混乱,行为举止还十分异常。
于百江分析,是不是这名学生的精神出现了问题?他及时把相关情况通知了其父母,在征得家长同意后,连夜把这名学生带到医院接受检查。
检查结果证实了于百江的猜测。然而,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学生家人束手无策,于百江决定帮助这名学生。短短几天,于百江发动一切力量,把募集到的1万多元,及时交到学生家长手中。
这名学生治愈回校后,为帮助他尽快走出阴影,于百江经常找他聊天,努力开导他,鼓励他。毕业时,在于百江推荐下,他顺利与一家油田公司签约。
如今,这名学生在工作岗位表现不错。“没有于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这名学生对记者说。那份对于百江的感激之情,可见一斑。
爱教育 让我无愧无悔
在9年的辅导员工作中,于百江有两次离开辅导员岗位,走上其他科级岗位的机会,但最终他都选择了放弃。“我也曾有过动摇,也曾自问自己是否值得。但我还是选择了坚持,因为我热爱辅导员这份工作,我爱我的学生。”
“尽管这份工作琐碎、繁杂,需要无限的付出,但是因为热爱,我选择坚持。”工作9年来,于百江最欣慰的就是自己带过的1000多名学生。“一声‘于导’,我和学生之间就结下了一辈子的情谊。”
在于百江心中,辅导员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中的家长,悉心呵护每一位成长中的孩子。在大雨倾盆时,用爱为孩子们搭建遮风避雨的港湾,在迷途失航时,用心为孩子们指明航行的方向。(校报记者团 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