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各科室:
为确保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发生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我校《2018年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该方案在每年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时,为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为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预案。请各科室遵照落实:
一、演练时间、地点、预设主题、参加人员及演练目的
时间:2018年5月10日(星期四)上午9:25(第二节课下课前10分钟)开始(上课老师需提前五分钟和学生讲明演练事宜、注意事项:听从指挥,有序下楼、不能嬉戏打闹、不能边跑边玩手机)。
地点:明德楼B区 明辨楼E区
预设主题:学校周边区域发生强烈地震后的应急疏散及救援
参加人员:全院所有师生员工
演练目的:通过此次演练,向全院师生员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体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其在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并按照正确的疏散线路安全快速的撤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灾伤害。增强各类灾害发生时学院在报警、疏散、抢险、救助等方面的快速反应及处置能力,总结不足,及时发现并解决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学院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方案,确保灾害来临时,学院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切实提高学院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
二、应急领导小组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学院应急领导小组的组成 (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黄志宇、周 莹
副组长:戴 志、王 平、武元鹏
成员:王晓、宗燕、王瑞芳、易锋、周明、程小伟、杨眉、李星、向东、田合超、祝静思
学院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防震救灾工作的工作研究,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认真做好各项抗震救灾的物资保障工作,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积极筹备和落实有关救灾物资,并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三)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和指挥各方面力量进行抗震救灾工作,把地震灾害引发的损失降到最低;并及时将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事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四)密切配合“两办”、保卫处、校医院、后勤服务总公司等部门进行抗震救灾工作。
(五)总结事件教训,对失职、渎职的个人或团体进行责任追究,对先进集体或个人进行表彰。
三、指定避难安全区域
明德楼南侧广场,大转盘处,北侧树林空旷处。
四、消防疏散通道
1.消防疏散通道数目:一楼有5个疏散出口、2-3楼每层楼各有5个疏散通道、4-5楼每层楼各有5个疏散通道(见明德楼B区平面图)
2.消防通道具体位置:
①一楼:B101旁西门出口2个、B104旁北门出口2个、一楼大厅正门(东大门)出口;
②二楼:B206旁东门出口、B202对面南出口;B214旁(电梯旁)出口
③三楼: B301对面南出口、B303旁东出口、B308旁东出口;
④四楼:B401旁南出口、B405旁出口、B412东出口;
⑤五楼:B505旁东出口、B511旁东出口。
五、有毒有害、助燃压缩气体钢瓶及其他危险源存储房号
1.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助燃压缩气体钢瓶存储房号B112(氧气、助燃气)
2.其他危险源存储房号B219存放各类药品、酸类药品
六、地震中各岗位分工及任务
1.报警:地震第一发现者迅速按下楼道内报警器,楼内师生以各楼层警铃声为信号迅速启动各岗位任务。
2.现场救灾:学院安全应急组长持扩音话筒到现场统筹指挥,指挥开启各应急出口,组织师生转移。学院院长持扩音话筒组织教师转移危险物资和关闭水电气。
3.引导疏散:值班人员在悉获地震警报后即应迅速通知楼内师生;院党委书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每个楼层指定一位院领导并在每个楼层关键部位指定一个老师负责对师生引导疏散,这些老师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跑向负责岗位,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确保学生在撤离过程中不发生踩踏事故,老师在离开实验或教室前应再次检查是否还有学生滞留实验室或教室,待确认已无学生后,再迅速撤离实验楼到指定地点集合。主管实验室教师迅速赶到在大厅门口引导疏散,主管教学副院长和院党委副书记立即到各教室、实验室的师生指挥师生按预定的路线有秩序的进行疏散,查看有无师生滞留情况。
4.人员集中及清点:楼内人员从应急出口疏散,到明德楼南侧广场集中,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党委副书记组织清点人数,发现尚有人员受伤并遗留在火灾现场的要立即报告学校应急指挥部,组织施救。
七、现场扑救
明德楼一旦发生地震,将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剧毒气体泄漏等重大次生灾害等情况,如发生地震时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各岗位分工及任务如下:
1.首先使用室内和廊道内的灭火器,火情扩大时动用手推灭火罐,必要时使用消防枪。
2.扑灭碱金属和有机试剂引发的火灾可辅之以水浸编织物和砂,禁止使用水。
3.产生烟雾和有毒气体时救灾人员要取用消防箱内的防毒面具、口罩、眼睛等防护用品,以保障人身安全。消防栓及灭火器箱、火警报警器数量与位置
4.楼道内消防栓及灭火器箱共30个、火警报警器9个,另部份实验室配有灭火器1个。
5.楼内消防栓与灭火器箱具体位置
①一楼道:B102外墙面、B104外墙面、B108外墙面、、B110外墙面、B113\B114外墙面;
②二楼楼道:B203外墙面、B204外墙面、B207外墙面、B213外墙面、B216\外墙面、B217外墙面;
③三楼楼道:B302\B304墙面、B307墙、B309墙面、B310墙面、
④四楼楼道:B402墙面、B403墙、B405墙面、B410墙面、、B413墙、B414墙;
⑤五楼楼道:B502墙面、B503墙面、B506墙面、B509墙面、B514墙面、B516墙面、
6.楼内火警报警器具体位置
①一楼:B101对面墙面、B105楼梯口、B107外墙面、B112、B115外墙面,
②二楼:B202对面、B206楼梯口墙面、B214墙面(靠近缕梯口);B216墙面;B220墙
③三楼:B311楼梯口墙面;
④四楼:B411旁楼梯口墙面
⑤五楼:无。
八、各应急通道的开启和疏散负责人
地震发生第一时间楼内值班员应迅速打开各消防应急门。紧急情况下,楼内师生可以踹开或砸开消防通道应急门,应急门打开后,由对应的学院办公室教师和实验教师值守,以防外人乘乱作案。
各楼层安全疏散出口负责老师安排如下,括弧内人员为负责人不在该楼区时需肩负起该楼层疏散任务:
1楼:负责人:武元鹏(易锋);分工:易锋负责B101旁西门出口2个、武斌负责B104旁北门出口2个、一楼大厅正门(东大门)出口;
2楼:负责人:王平(王瑞芳):分工:西宇辰负责B206旁东门出口,刘丽负责B202对面南出口;刘丽负责B214旁(电梯旁)出口。
3楼:负责人:戴志(田合超):陈建波负责B301对面南出口、田合超负责B303旁东出口、祝静思负责B308旁东出口。
4楼:负责人:周莹(王晓):王晓负责B401旁南出口、张勖茹负责B405旁出口、陈梅负责B412东出口。
5楼:负责人:黄志宇(宗燕):王春华负责B505旁东出口、周禄江负责B511旁东出口。
九、集合地人员清点
负责组织引导人群到指定集合地点、完成统计清点工作
1.教师清点负责人:黄志宇
2.学生清点负责人:戴 志
协助组成员:宗燕、王晓、田合超、团委学生会纪检部部长挑选15名学生,佩戴标志,担任具体清点、协助工作:
十、其他要求
①灾情发生(警报拉响)时,实验室、教室和办公室的老师、学生一定要相互提醒,任课老师应指挥学生安全有效地全部撤离,不能逗留在房间内;
②做实验的老师、学生离开时以最快的速度关掉总电源、气源以及实验室的一些危险源;
③各楼层负责人和疏散人员在撤离过程中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稳定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防止拥堵踩踏,积极引导师生员工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通过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向安全地点疏散,不得乘坐电梯,巡查各实验室、办公室、教室有无人员逗留,确保无人员逗留后方可离开。
明辨楼E区负责人:唐昭敏 应急演练由石工院统一指挥
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零一八年五月八日
附:学校演练实施方案:
一、学校演练实施程序
1、5月10日8:30,演练协调组指挥各大楼疏散引导人员进入各演练预定区域,以保证演练时有序的控制人员的疏散速度、流量;
2、5月10日8:50,各具体任务执行小组全员到位,演练现场指挥、音控设备、警戒线等设施器材全部到位,防灾警报器、扬声器(或广播车)布置到位;
3、9:10,参加演练的小组在各指定区域就位,各具体任务执行小组组长再次对各区域进行检查,并报告演练协调组组长。所有人员就位后,由演练协调组组长向演练总指挥赵书记报告,请示下达演练开始指令;
4、9:20,封闭校门及演习区域内的道路,禁止车辆进出,直至演练结束;
5、9:25,演练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的命令。工作人员将放置在各区域的防灾警报器、扬声器鸣响发出警报信号(防灾信号为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同时,设置在各建筑物内的电铃、消防警报也同时响起。校园广播也发出警报信号,并同时播放语音信息,内容为“全体师生员工请注意,学校发生紧急情况,请大家不要慌乱,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撤离各建筑物,到预定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集中”;
6、听到警报后,每栋建筑物的师生要根据楼层高低迅速行动,三楼以上(含三楼)教室的师生要立即双手抱头,以课桌、墙角为掩体躲避起来,待机撤离。三楼以下的师生可以选择立即从教室中向外疏散;60秒避震结束后(第一遍防灾警报信号结束),三楼以上(含三楼)的师生开始有序进行疏散。
7、各建筑物内的疏散引导组迅速开启全部疏散通道,并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稳定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防止拥堵踩踏,积极引导师生员工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通过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向安全地点疏散,不得乘坐电梯;
疏散的动作要领:
(1)双手自然抱拳、体前小幅摆动,双脚小步(碎步)前行;
(2)下楼梯时,略微猫腰,两眼平视前方、余光注意脚下阶梯,一步一梯;
(3)严防几种违规行为:向前抢位、推搡、扶肩、跳跃、起哄、弯腰捡物系鞋带、故意挤压等。
8、全体师生员工在逃离各建筑物后,全部在相应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集合,各单位负责人开始清点人数。机关、教辅、后勤、产业单位行政一把手应立即到设置在一号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的演练指挥部报到,接受应急任务。
9、在人员疏散后(9:32),接师生报警称,发现图书馆一楼大厅有人员被困受伤,抢险组迅速组织微型消防站、校医院工作人员携带救援工具及担架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10、所有参演人员在各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集中完毕后,各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负责人(各学院各党委书记)向总指挥汇报情况,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向120、119请求支援,并向教育厅、新都区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此次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后续搜救受伤埋压被困师生工作情况。最后,总指挥宣布:“险情排除,本次防震紧急疏散演练圆满结束”,并在主会场对此次演练进行简要讲评。
11、演练结束后,各单位(各院系以班级、专业为单位)要利用下午政治学习、党团组织生活时间进行演练总结,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找出演练不足之处,并形成文字材料于5月16日上报演练指挥部。
二、演练注意事项
1、演练开始后,师生员工要认真按照规定的疏散路线进行有序疏散,不得在建筑物内滞留。演练指挥部将派出督查组对各楼进行专项检查,并将各楼滞留人员的多少作为演练考评的重要指标;
2、演练时,宿舍长、楼层长(或学院指定负责人)要恪尽职守,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迅速撤离;
3、学生在撤离过程中,要听从各楼层负责人的指挥,特别在楼梯口,不准推、拉、挤,动作要迅速而又不慌不乱,排成两路纵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能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如果有同学跌倒,要尽快扶起来,迅速撤离,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踩踏事故。
4、各楼层负责人要在学生撤离后立即检查所有的宿舍及教室,确保无其他人员后撤离,并做好安全巡查,确保公私财物的损失;
5、疏散引导人员要沉着冷静、反应灵敏,在疏散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