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材料学院学生参评率98%,位列全校第7。课堂教学类平均分94.25,实践教学类平均分94.56,总平均分94.4,总体高于全校平均分0.16。
按评教课程院系归属统计,2015年秋季学期材料院参评课堂教学类课程58门,教师43人、98人次;参评实践类课程17门,教师29人、40人次。
二、评教结果分析
全院教学类评教最高分95,和上学期95分持平;评教结果最低分92.54,较上学期91.31分提高1.23;本学期教学类评教最高分和最低分全距2.46,较上学期3.69分缩短1.23。
全院实践类评教结果最高分95,与上学期95分持平;评教结果最低分92.91,较上学期91.02分提高1.89;本学期实践类评教最高分和最低分全距2.09,较上学期3.98分缩小1.89。
全院教学评教综合平均分94.4,较上学期94.2上升0.2;其中课堂教学综合评教分高于全校平均分的29人,较上学期增加6人,低于平均分的14人,较上学期减少5人。实践教学综合评教分高于全校平均分的22人,低于平均分的7人。
从分析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在学校深化改革的持续推动下,各项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教学管理的措施逐渐取得成效,教师在教学规范、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上取得持续进步,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之间教学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统计结果,通过对教师的交谈和学生的座谈,分析后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如下:
1、个别成熟教师和新进教师评教靠后,教学评价不高,改进不明显。通过听课、座谈等分析发现,个别成熟教师主要是思想上一定程度固化,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及时应用,没有加强学习,从自己教学上的不适应深入查找原因,通过各种帮助后教学效果提高不明显;另外个别教师要求过严,方法较生硬,也影响评教结果。新进教师主要是教学经验不足,所学习的授课方法和技巧还不能熟练应用;加之对重点的把握及学生的沟通技巧欠缺,工程知识的缺乏,致使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大部分新进教师通过教学关的综合锻炼,教学效果逐渐好转,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2、个别教师课堂教学声音小、气氛沉闷、讲课没有激情、对学生指导较少、课后与学生接触不够,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学生评价不好。
3、听课发现,由于大班上课,大部分多媒体教师不得不借助话筒;但话筒局限了教师讲课效果的发挥;特别是教师板书时声音极小,影响效果;建议学校尽快进行扩音的环绕改造;
4、由于师资和教室硬件问题,教学班过大、部分教师新开课、开新课、课程学习难度较大等历史问题依然存在。
5、学院和学校对教师岗位聘任考核要求逐渐提高,部分教师科研任务重,导致老师的主要精力集中于项目、文章、专利等学科建设,在教学上的投入不够。
6、个别教师没有加强自身学习和进步,习惯于凭经验办事,对学校新的政策和文件了解不够,在执行过程中拖沓现象经常发生,思想上逐渐松散懈怠,教学上投入不够。
四、整改落实措施及整改方案
1、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文件规定,从教师的引进、培养、教学过程监控、教学改革和研究、教材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抓落实,保证学校文件和政策执行到位。
2、积极推进学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构建材料学院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办法,从根本上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强化教师教研活动,成熟教师加强学习,新进教师加强培养。定期组织对全院教师进行最新教学文件学习,对已有文件复习巩固,充分掌握各个教学环节的要求,严格按文件执行,消除凭个人经验办事的不利影响。
4、发挥教研室党支部的引领作用,通过两学一做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突出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查找自己在教书育人、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主动改变目前的现状,积极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年4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