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
材料学院学生参评率98.71%,参评率较上学期增加0.71%,位列全校第2,排名提高5名。课堂教学类平均分94.13,实践教学类平均分94.31,总平均分94.22,低于全校平均分0.08。
按评教课程院系归属统计,2016年春季学期材料院参评课堂教学类课程45门,教师37人、71人次;参评实践类课程10门,教师22人、32人次。参评课堂教学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门次和教师人数较上学期略微下降。
二、评教结果分析
全院教学类综合评教最高分94.93,较上学期95分降低0.07;评教结果最低分91.38,较上学期降低1.16;本学期教学类评教最高分和最低分全距3.55,较上学期2.46分扩大1.09。
全院实践类评教结果最高分95,与上学期95分持平;评教结果最低分91.93,较上学期92.91分降低0.98;本学期实践类评教最高分和最低分全距3.07,较上学期2.09分扩大0.98。
全院教学评教综合平均分94.22,较上学期94.4下降0.18,其中课堂教学综合评教分高于全校平均分的22人,低于平均分的15人。实践教学综合评教分高于全校平均分的13人,低于平均分的9人。
从分析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本学期评教结果与上学期比较基本持平,由于出国教师回国、新教师引进等因素,个别评教指标出现了波动。目前仍需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保持材料学院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能够有所进步。
三、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评教结果,发现主要问题如下:
1、评教结果低于全校平均分的教师主要为新进教师、海归博士、个别成熟教师,新进教师评教偏低的原因是教学经验不足,海归博士评教偏低的原因是在教学方法上暂时不适应国内环境,成熟教师评教偏低的原因是教学理念不及时更新。
2、部分思政类实践课教师指导学生极少,如大学生社会实践,老师主要是批改实践报告,影响老师的教学评分。
3、由于师资和教室硬件问题,大班上课、部分教师新开课、开新课、课程学习难度较大等历史问题依然存在,极大的影响教学效果。
4、部分教师科研任务中、岗位聘任考核要求高,导致主要精力集中于项目、文章、专利申报等,在教学上的投入不够。
5、极个别教师没有加强自身学习和进步,更新教学理念,习惯于个人熟悉的那一套方法,没有根据授课对象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评教结果不理想。
四、整改落实措施及整改方案
1、全面落实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通过材料学院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办法来约束和督促全体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加大教学投入,激发教学热情,从根本上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主管教学院长王斌与学校评教连续两次后20%的老师逐个谈话,各教研室主任负责与2016年春季学期评教后20%的老师逐个谈话,分析原因、制定提高措施、交流教学方法和思路、帮助提高教学水平,推动全院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015年秋季学期评教后20%的8人中有6人教学评价结果提高,进入全校评价的中间和前列。
3、扎实推进教研室活动,结合教学示范课、课堂教学质量奖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重点照顾评教靠后的老师,帮助其他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教研活动,成熟教师加强学习,新进教师加强培养。定期组织对全院教师进行最新教学文件学习,对已有文件复习巩固,充分掌握各个教学环节的要求,严格按文件执行,消除凭个人经验办事的不利影响。
4、发挥教研室党支部的引领作用,通过两学一做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突出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查找自己在教书育人、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主动改变目前的现状,积极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5、严格考核互相听课制度,教学办公室在开学初给全院任课教师下发“西南石油大学课堂(普通)教学评估调查表,要求普通教师每学期听课2次,教研室主任每月听课4次,学院领导每月听课4次,实现全院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提高。
6、要求全体教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培养目标达成,坚持持续改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年11月3